道家指破除自我与事物之间分别与对立的一种方式。出自《庄子·大宗师》。书中借由孔子(前551 — 前479)与颜回(前521 — 前481)的对话阐述“坐忘”之义。庄子(前369 ?— 前286)认为,人世中的各种名分、规范,造成了自我与事物之间的分别与对立,构成了对人的限制。人应该忘记这些名分、规范,进而…
在面对利益之时,首先思考、分辨利益的获取是否符合道义。是儒家用以处理义利关系的准则。对利益的追求与对道义的坚守之间常存在冲突。人们往往会因为贪图私利而忽视道义,行背德违法之事。针对这种情况,孔子(前551—前479)提出了“见利思义”的主张,倡导人们应该在道义的原则之下谋求利益。知晓道义…
指人为外物所触动产生了创作冲动,经过构思与艺术加工,形成为文艺作品。 “物”指直观可感的自然景物、生活场景。古人认为创作缘起于外界事物的感召而激起了创作欲望,文艺作品是外物与主观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术语强调了文艺创作源于生活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