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荷花从水中生长出来。形容清新、淡雅、自然之美,与“错彩镂金”的修饰之美构成对比。魏晋六朝时崇尚自然,与这种审美理想一致,在艺术创作方面,人们欣赏像“芙蓉出水”一般的天然清新的风格,注重主观意趣的自然呈现,反对过分雕琢修饰。
文艺创作中人的精神与外物交融、自由驰骋的构思活动。在这一构思活动中,一方面人的精神感觉和想象投射到客观事物上,使客观事物具有了审美色彩;另一方面,虚无缥缈的精神感觉和想象也借助客观事物得以表达和呈现。“神”与“物”的自由融合,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形成艺术形象,然后经过语言的表现…
对“知”“行”关 系 的 一 种 认 识。 程 颐(1033—1107)、朱熹(1130—1200)等人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主张“知先行后”。他们并不否认,对人伦日用之道的体认与践行是相互关联的,二者不可偏废。但若就先后而言,应以“知”为先。“知”是“行”的基础,“行”是在“知”的指导下实现的。只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