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自身所处的位分或境遇而行事。“素位而行”一说出自《中庸》。人在不同的位分或境遇之中,有特定的职责以及需要遵守的行事法则。人们可以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而成就天赋的德性。因此,人不应出于某种外在的功利目的,而去羡慕、追求他人的位分或境遇,应安于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位分或境遇之中成就…
以法治国。是站在君主的角度,主张君主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法令、规章来治理民众和国家(与“人治”相对),是先秦时期法家的重要政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有赏罚分明的一面,也有过于严苛、刚硬的弊端。自汉朝以迄清朝,“法治”和“人治”,各王朝多兼而用之。近代以降,“法治”因西学东渐而被赋予…
“为”的一种状态。道家以“有为”与“无为”相对。所谓“有为”,一般是指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或世界,不尊重或不顺应万物的本性。“无为”的意义与之相反,包含三个要点:其一,权力通过自我节制的方式遏制自己的干涉欲望;其二,顺应万物或百姓的本性;其三,发挥万物或者百姓的自主性。“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