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百姓的疾苦。儒家认为,为官理政的目的,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为政者要时时心怀“忧思”,即以百姓的疾苦为忧,想办法使百姓免于疾苦。它体现了儒家“仁政”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仁人志士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宋代范仲淹(989-1052)《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
指书法、诗歌、文章等艺术作品的风格天然浑成、淡泊随意,而意蕴简古高远。“萧散”指自然闲适,没有刻意繁琐的修饰,不拘泥于法度规则。作为文艺批评术语,由宋代苏轼(1037—1101)提出,对明清时期的文艺创作与批评影响较大。它以庄子(前369?—前286)的思想为基础,又融入了禅宗的思想,强调自在散…
指诗歌作品通过形象化而寄寓作者的主观认识或感受,并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寄”是寄寓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个人情志,“托”是托物兴咏。是清代常州词派提出的一个文学术语。张惠言(1761 — 1802)主张词要继承《诗经》的比兴、讽喻传统。周济(1781 — 1839)进而认为,初学写词应力求有寄托,以提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