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万国同胞 (

世界各国的人都像一家人一样。“爱人”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核,且不以家族、种族、国界等为限,而是普被人人、具有普遍价值的理念;而“同胞”一词也早已超越了血亲家族范围,进而指同一民族或国家,特别是具有共同语言和历史文化的人,甚至超越民族、国家等界限,泛指整个人类。人及万物同源,皆由天地所…

详细

万国同胞

有形 (

具有形体,与“无形”相对。形体包含大小、长短、轻重等属性,也构成与他者相区分的界限。人们可以依据“有形”之物的属性,使用相应的名称来加以指示。古人或认为,“有形”之物的生成与变化都依赖于“无形”的本体或本原;也有人认为,“有形”之物可以独立生成,不存在某种“无形”的本体或本原。

详细

有形

制礼作乐 (

制定礼法,创作音乐。“礼”“乐”是用以规范个人与他人、与天地万物乃至与鬼神之间关系的一整套社会秩序,包含着有关器物、仪式、制度等不同层面的设计与规定。礼是等级制度,乐调和不同等级中人群的思想感情,二者相互配合,维系社会秩序,实现理想的王道之治。儒家认为,其所继承的周代礼乐,是先王依…

详细

制礼作乐

以形媚道 (

山水以其外在形貌与“道”亲近、契合。南朝画家宗炳(375—443)在《画山水序》中发挥孔子(前551—前479)“仁者乐(yào)山,智者乐水”的思想,认为山水不仅向人类竞相展示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也向人类婉转展示了宇宙天地的变化规律,因而为有德行的人所喜爱。这一术语表现出六朝人的山水审美观念…

详细

以形媚道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