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祝盟 (

古代文体名称。“祝”指祝辞,是祭祀时对神赞美、向神祷祝并求得神灵福佑的文辞;“盟”指盟辞,是结盟时以神为证所立的誓约。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向神祷请的方式表达意愿和承诺。南朝刘勰(465?—520)认为,祷神的祝辞应该诚恳质朴,不能华丽夸饰;“盟”的目的是订立盟誓,使神明知晓自己的意愿和承…

详细

祝盟

化干戈为玉帛 (

消除仇怨,变战争为和平,变冲突为友好。“干”“戈”是中国古代用于防御和进攻的两种武器,借指战争、武力冲突;“玉”“帛”指圭、璋等玉器和束帛,是古代诸侯会盟、诸侯与天子朝聘时互赠的礼物,后来用于表示和平共处之意。它反映了华夏民族自古崇尚和平、愿意化解暴力冲突的美好期待。

详细

化干戈为玉帛

檄移 (

古代文体名称。“檄”即檄文,是战前誓师讨伐敌人的宣言;“移”即移文,多用于劝诫百姓移易不良风俗或不当言行的公告。南朝刘勰(465?—520)在《文心雕龙·檄移》中认为,檄文的作用是声讨敌人的罪过,鼓舞士气,赢得人民支持,打击敌人斗志,因此,在行文时一定要气势刚强,有理有据,表述清晰,可…

详细

檄移

侠 (

指凭借自己的力量抑强扶弱、见义勇为的人。“侠”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底层民众所赞颂的一种理想人格。它被赋予了多重精神内涵,最主要的是“义”和“勇”。“义”指坚持道义,匡扶正义,尊崇信义;“勇”指行义,即按照“义”的原则,身体力行,扶危济困,舍己为人,利国利民,言必行,行必果。它体现了…

详细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