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防微杜渐 (

把差错、问题等消灭在萌芽状态。“微”即隐微、不明,指事物尚处于不易被察觉的潜在状态;“渐”即征兆、迹象,指事物刚露出苗头,正缓慢滋长。犹言“防患于未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隐而显、由小变大的过程,其间还可能引发其他连锁反应。对于差错、问题等,如果不做好提前防范,及时堵塞各种漏洞,待…

详细

防微杜渐

两仪 (

事物生成与存在的两种仪则,是用以表现“八卦”生成过程的一个易学概念。《周易·系辞上》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分化而形成相互匹配、对立的两面,即是“两仪”。就“两仪”的具体内容而言,古人有不同的理解:其一,从宇宙生成的角度来看,“两仪”或指天、…

详细

两仪

诗无达诂 (

原指《诗经》没有恒定不变的训诂或解释,后用为文学鉴赏与批评术语,泛指由于时代变化与鉴赏者的思想、阅历、修养等个性差异,对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解释或解读。由汉代大儒董仲舒(前179—前104)提出。“诗无达诂”源于春秋时代的“赋诗言志”,当时的为政者从实际的政治和外交需要出发常常引用《诗经…

详细

诗无达诂

化境 (

指最佳的艺术境界。“化境”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中的重要命题,与“化”“化工”等具有相似内涵。庄子(前369 ?—前286)《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化境理论的源头。已臻化境的作品,呈现出物我两忘、人天合一的审美情态,无论诗画,皆浑涵天然,无雕琢斧凿之痕迹。化境生发的机制…

详细

化境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