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谓“众心成城”,意思是大家同心协力,就会像城墙一样坚固。“志”即意愿、意志;“城”指城墙,是古代的防御设施。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形成巨大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其中隐含着三个重要命题:人的因素第一,人的精神力量第一,人的精诚团结第一。
《诗经》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是铺陈事物直接叙述;“比”是类比;“兴”是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即兴感发,二是在感发时借客观景物婉转地表达出某种思想感情。“赋比兴”为汉代儒家所总结和提出,后来演变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常的认知。“常”即普通、一般或正常,也有恒常不变之义;“识”即知识、认识或见识。它是社会对同一事物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识,是一个群体日用而不知的共同精神基础。明治时期,日本学者用“常识”一词与英文common sense 达成对译,于清末传入中国。其义与专门知识相对,主要指普通知识,也含有道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