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天人合一 (

一种认为天地人相通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这种世界观旨在强调天地和人之间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突出了天对于人或人事的根源性意义,表现了人在与天的联系中寻求生命、秩序与价值基础的努力。“天人合一”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天人同类、同气或者同理等。如孟子(前372 ?— 前289)认为通过心的反…

详细

天人合一

五行相胜 (

五行循环克胜,也称“五行相克”。“五行”本指五种基本事物,即木、火、土、金、水。世间万物都由这五种事物构成,或具有这五种事物的属性。“五行相胜”之说描述了这五种事物之间所具有的循环克胜关系。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同时,具有这五种属性的事物之间也遵循这样的克胜关系…

详细

五行相胜

气质之性 (

“气”所赋予或影响的人的本性(与“天命之性”或“天地之性”相对)。“气质之性”包含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指“气”赋予人的禀性。或指人的刚柔缓急的性格,或指贤愚等具有道德含义的品格。这个意义上的“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共同构成了人天生所具的本性。其二,指“天理”与“气”共同影响的人…

详细

气质之性

知易行难 (

对人伦日用之道的认知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践行其道。这是中国 古人对“知”“行”关系的一种认识,与“知难行易”的观念相对。《左传》 及古文《尚书》都提到过这种观念。这种知行观念将人的认知与行动视为既 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环节,并通过对“行”的困难的强调,避免知行脱节、知而不行的情况…

详细

知易行难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