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童心 (

指人的自然本性,即尚未受到后天教化熏染的纯真坦白的赤子之心。“童心”是晚明思想家李贽(1527-1602)针对理学家虚伪矫情的文风以及复古派崇尚模拟的流弊而提出的文艺创作观念,这一术语主要用于古代文艺创作理论。李贽的“童心说”强调一切好文章均是童心的产物,只有以童心作文,以自然本心为文,才…

详细

童心

兵强而无义者残 (

军力强大而不行正义的国家必定是破坏性的。“义”即道义、正义;“残”即祸害、残害。自古以来,每一个有作为的治理者,无不希望“富国强兵”,但在此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原则,那就是“义”。“义”是中华民族超越一切物质利益的精神崇尚。如果不行正义,强大军力带来的只能是祸害。

详细

兵强而无义者残

崇德 (

提升品德。早期儒家的《论语》《周易》等文献中都提到“崇德”的观念。儒家高度重视人的道德,而人的道德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这即是“崇德”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对忠信等道德原则的坚守来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只有在处事中不断磨炼,才能真正实现“崇德”。

详细

崇德

天理 (

天地万物与人类社会所遵循的普遍法则。宋明儒者认为,“天”的本质意义就是“天理”,并将“天理”作为具有终极意义的最高范畴。“天理”是事物的本体或本原,决定着人与事物的本性,是自然法则与人伦道德的依据。“天理”超越于有形的具体事物,但又包含在每一个具体事物之中。在人性之中,“天理”表现…

详细

天理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