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史”的字形是手执笔或简簿,其义指记载史事的官吏。东汉许慎(58?—147)《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手)持中。中,正也。” “史”与“事”同源,记“事”的人叫“史”,人所记叫“事”。后来史官所记述的史事或史实以及按一定原则编集整理的关于史事或史实的各种记载…
指最佳的艺术境界。“化境”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中的重要命题,与“化”“化工”等具有相似内涵。庄子(前369 ?—前286)《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化境理论的源头。已臻化境的作品,呈现出物我两忘、人天合一的审美情态,无论诗画,皆浑涵天然,无雕琢斧凿之痕迹。化境生发的机制…
作品风格与作者个性的统一与结合。是关于文学风格的重要术语。“体”在这里主要指文章风格,“性”指作者个性因素。源出于南朝刘勰(465?—520?或532?)《文心雕龙·体性》。该文提出作者个性特点与文章风格有着内在的关联,文如其人。这启发了后人从作者个性着眼去分析文学作品不同的风格类型,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