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述而不作 (

记述前人之说而不自己创作。“述而不作”一说出自《论语》,是孔子(前551—前479)提出的一种对待前人著作的方式。一方面,“述而不作”体现着记述之人对前人著作的推崇与传承。另一方面,记述之人也可以通过记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众多的文献材料中,记述什么、不记述什么、如何记述,都取决于记述之…

详细

述而不作

洗炼 (

精简词句,提炼要义。洗练是一种文字干净、主旨鲜明的文学风格。“洗”指清洗矿石、去除杂质,喻指删除芜杂文字;“炼”指金属的冶炼提纯,喻指提炼文章的精义或本真性情。作为一种写作方式,它包括炼意和炼辞两个方面,较之南朝刘勰(465?—520)的“熔裁”有更明确的要求;作为一种文学风格,它要求文…

详细

洗炼

充实之谓美 (

各种美好品德充实于内心就是美。出自《孟子·尽心下》。孟子(前372 ?—前289)对于美的本质的认识,与儒家的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在孟子的美学思想中,“美”是人格评价序列“善、信、美、大、圣、神”当中的一级。“充实”喻示了道德圆满、和谐、完备的境界,当一个人被“善”“信”等品德充实,他必然…

详细

充实之谓美

义法 (

清代方苞(1668—1749)提出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方法,包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形式结构、剪裁取舍等方面的规范要求。源于《春秋》《史记》等史传文章的结撰方法,“义法”是将这些经典的写作方法推广为文章写作的典范。“义”指文章的意蕴和事理,重在“言有物”,即文章的思想内容要充实、有意义;“法”指…

详细

义法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