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刚柔相济 (

刚与柔两种手段互相调剂、配合。“刚”与“柔”是指人和事物的两种相反的属性。就执政理事而言,“刚”指强硬、严厉,“柔”指温柔、宽宥,“刚柔相济”相当于“恩威并施”。“刚柔”被认为是“阴阳”的具体表现。“刚”与“柔”之间的对立与调和是促成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具体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与…

详细

刚柔相济

经世致用 (

学术要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发挥实际效用。“经世”即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致用”即发挥实际效用。17世纪思想家顾炎武(1613—1682)、王夫之(1619—1692)、黄宗羲(1610—1695)、李颙(yóng,1627—1705)等人倡导学术研究要关注现实,通过解释古代典籍,阐发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详细

经世致用

师法之化 (

教师和法度的教化。“ 师法之化 ” 是由荀子(前 313?—前 238)提出的。荀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对外物的欲求,这是人的本性。如果放纵人的这种本性,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纷争,社会将陷入混乱。因此,需要通过后天的教化,在恰当安顿人的欲望的同时,确立起对道德、礼法的认同与遵守。而教化的基本方式…

详细

师法之化

衔华佩实 (

既有华美的文辞,又有充实的内容。“衔”,含在口中;“佩”,佩戴在身上。“衔”“佩”在这里都是“具有”的意思。“华”,本指植物的花,喻指文辞、形式华美;“实”,本指植物果实,喻指文章内容充实。这是古代文学批评术语。既有充实内容,又有华美形式,是一切文艺作品的理想形态,也是古今公认的写…

详细

衔华佩实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