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父母之邦 (

父母所在之地、所属之国或自己的生身之地、所属之国,即故土;多指本国、祖国,与“桑梓”相类。此称呼蕴涵着基于亲缘和地缘的共同体意识与家乡之念相交织的天然情感,以及由此生发的爱国之心。而爱国是中华民族深厚持久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托。

详细

父母之邦

良知 (

人天生所具有的道德本性与道德上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良知”一词最初由孟子(前372?—前289)提出,认为人不假思虑便能知道的便是“良知”。“良知”的具体内容包括亲爱其父母、尊敬其兄长。而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良知”说是孟子性善论的重要内容。明代的王阳明(1472—1529)提出“致良知…

详细

良知

师直为壮 (

用兵有正当的理由,士气就旺盛,富有战斗力。“师”泛指军队,在此指出兵、进军征伐;“直”即正,指名义、理由正当;“壮”即壮盛,有力量。中华民族自古不轻言战争,而是注重战争的正义性,并且相信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详细

师直为壮

亲亲 (

爱亲人,尤其是爱父母。“亲亲”既指一种自然的情感,同时也指这种情感在言行上的表现。儒家主张,应将对父母、对亲人的亲爱之情,推及他人,使之成为仁德的基础。但是,过度的“亲亲”,会导致行事上的偏私。因此,儒家提出了以“义”克服“亲亲”可能存在的局限。

详细

亲亲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