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诗人在采取比兴手法的时候,通过类比、描摹事物的形象外貌,摄取事物内在的意蕴和义理,从而将原本不同的事物联系、结合在一起。“拟容”说的是重视“比兴”的具体形象;“取心”说的是摄取事物的精神实质,即重视事物形象所包含的内在意蕴和理趣。合起来的意思是,借助能表达一定意义的事物形象,来寄…
“三才”指天、地、人。《易传》在解释《易》的卦象时提出了“三才”之说。在由“—”(阳爻)、“--”(阴爻)六画所组成的一卦中,处于下位的初爻(一爻)、二爻象征地,中间的三爻、四爻象征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上位的五爻、六爻象征天。六画统一于一卦之中,也即象征着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三者遵循着共…
完全清晰透彻的认知状态。由荀子(前313 ?—前238)提出。荀子认为,人通过“心”的作用来认知人伦日用之道。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心常处于被遮蔽的状态。荀子主张通过“虚壹而静”的方式,来解除“心”的遮蔽,实现对人伦日用之道清晰、透彻的认识。这一认知状态即是“大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