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无欲 (

没有过度的欲望。“欲”主要指人为外物所感而产生的欲求。这样的欲求作为人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应该获得适当的满足。但过度的欲望会造成对自身生命的伤害,也会导致道德的沦丧及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儒家和道家都主张“无欲”。此外,在道家思想中,“无欲”有时特指道对待万物、为政者对待百姓的一种态…

详细

无欲

体用 (

“体用”有三种不同含义:其一,形体、实体为“体”,形体、实体的功能、作用为“用”。其二,事物的本体为“体”,本体的显现、运用为“用”。其三,行事、行为的根本原则为“体”,根本原则的具体施用为“用”。在“体用”对待的关系中,“体”是基础,“用”是依赖于“体”的。

详细

体用

六经皆史 (

这是古代学者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命题,认为“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反映的是夏、商、周三代社会、政治等现实情况的历史文本,而不是圣人刻意留下的义理说教。系统阐发这一命题的代表人物是清代学者章学诚(1738—1801)。这一命题动摇了儒家经典的神圣地位,标志着中国…

详细

六经皆史

人命关天 (

人之生死,事关重大。“人命”即人的性命,“天”比喻极其重要的事物。同“人命至重”。中国古人认为,人是天地之间最尊贵的生命存在,而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最可宝贵。所以,断案、用兵、行医等,但凡事关人命,都要格外慎重。它体现了尊重人、尊重生命的中华人文精神。

详细

人命关天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