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灾多难也可使国家兴盛。这是中国人自古秉持的关于灾难或祸患的辩证看法:国家多灾多难固然不是好事,但这种局面也可以激发国人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不仅战胜灾难或祸患,而且打开新的局面,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它表现了中国人不畏艰难困苦、团结向上的集体英雄精神,化危机为机…
 
                                荀子(前313?—前238)提出的一种人性论观点。荀子所言人性,指人天生所具有的属性,包括身体的生命特征及各种欲望、知觉等。如果仅仅因循于人性中所包含的对外物的欲求,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纷争,社会将陷入混乱。 而维系社会秩序所必需的道德,并非出自人的本性,而是后天人为塑造的结果。
 
                                借助物象、形象的描绘含蓄表达作者的主观意旨。是古代诗文的一种创作手法。“象”指物象,可理解为一切现实存在的或虚构的事物;“意”即意旨,泛指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这两个术语可溯源于《周易》和《诗经》:《周易》用卦象来象征各类事物、现象、事件,并表现与某类事物、现象、事件相关的认知、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