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故乡及故乡的父老。亦说“恭敬桑梓”。古人常在住宅周边种植桑树以养蚕制丝,种植梓树以制作器具,因而古人常用“桑梓”表达敬爱父母、祖先之义,后来衍生出思念故土、热爱家乡之义。这是蕴藏于人类心底最深厚持久的感情之一。而“桑梓”所代表的以亲缘和地缘为基本特征的共同体精神或认同意识,则被…
古代用于烹煮食物的器物,也是重要的礼器。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重要器物,被视作王位合法性、权威性的物证。鼎多以青铜铸成,一般两耳三足或四足。三足喻“三公”(古代中央掌管全国行政、司法、军事最高权力的三个官职),四足喻“四辅”(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秦代以…
原意指水流无常形,随地理形貌或自然物而呈现千变万化的形态。宋代文学家苏轼(1037—1101)用它来形容文艺创作应像水流一样流畅自然而又灵活多变,既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又体现作家自由创作意志,从而达到立意与表现技巧自在圆融,情、景、事、理妙合无间的审美境界。这一术语可能受了道家“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