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仁德而与邻国友善。“仁”,狭义的理解指仁者即有仁德之人,广义的理解指仁德、仁义实即道德;“亲仁”表示的是对道德、正义的主动亲近与遵循;“邻”原指相邻的国家,亦可泛指近邻。这一思想最早见于《左传》,中国古人用它作为处理与相邻国家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即邻国之间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友好…
人为的修饰。“伪”指人为,引申而有不同的含义:其一,是相对于天生自然而言,“伪”意味着后天通过人为的方式,对天生的属性或能力所做出的修饰和改变。这种修饰体现着人伦生活中道德、礼法对人的规范。荀子(前313?-前238)认为“伪”对于天性的修饰是必要的。其二,是相对于真实而言,“伪”意味着…
指教育和感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法。当政者一般通过行政命令、道德教育、环境影响、通俗读物传播、科举考试等诸种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的综合运用,将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向民众普及,使之深入民众的日常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政治与风俗的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