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和理解文艺作品的意蕴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原指音乐欣赏中的知己,后经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批评家的阐释,用来泛指文艺鉴赏中的心心相印、互相理解。“知音”作为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涉及文艺创作与鉴赏中的个体差异与共性等诸多问题,有着丰富的精神蕴涵,与西方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接受美学、解释学…
我所写的都是我想说的话。即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心中所想的真情实感。它是晚清黄遵宪(1848—1905)诗歌革新理念在其诗作中的形象化表达,具体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言文合一,口中想说的即是笔下所写的,不受古文限制,表达上更为自然、自由;二是言为心声,心、口、手一致,不受传统思想道德的束缚,一…
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精神状态,指的是作者在饱满的情感驱动下,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入到自由想象或特殊的灵感状态,最后通过特定的文学艺术形象和语言而传达出来,创作出自然而美好的文艺作品。这一术语,在魏晋南北朝的文艺理论中得到广泛运用,南朝刘勰(465?—520)《文心雕龙》对此有专门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