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和精神,肉身与灵魂。这是中华生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就人的生命而言,此二者是统一而不可分的。二者合即是人生,二者分即是人死。 但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则大致有两种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精神是生命的本质所在,而身体则只是生命的寄居之所;另一种观点认为身体是精神存在的物质基础,而精神…
即“ 文” 或“ 人文”, 包括礼乐教化、典章制度等, 也即诗书、礼乐、法度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以及与之相关的既有差等又有调和的社会秩序。“斯”,此,这个。后“ 斯文”连用,也用于指读书人或文人;又衍生出文雅之意,形容一种教养或风度。
文学作品中表达作者主观情感和独特意境的典型物象。“意”指作者的思想情感;“象”是外在的具体物象,是寄寓了作者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在文学创作中,“意象”多指取自大自然中能够寄托情思的物象。“意象”强调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形象之美的和谐生成,是一种成熟的文艺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