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最佳的艺术境界。“化境”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中的重要命题,与“化”“化工”等具有相似内涵。庄子(前369 ?—前286)《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化境理论的源头。已臻化境的作品,呈现出物我两忘、人天合一的审美情态,无论诗画,皆浑涵天然,无雕琢斧凿之痕迹。化境生发的机制…
“天”之子,指帝王、君主,即帝国或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古人认为,帝王、君主秉上天旨意统治天下,其权力乃天所授,故称帝王、君主为天子。这个名称肯定了帝王、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天所赐的正当性和神圣性,同时也对之构成一定的约束。这和西方的“君权神授”的观念相似,但有根本不同:中国的“天”不同于…
赞美与讽刺批评。用于文学艺术领域,主要指用诗歌对统治者的品德、政令和作为进行赞美或讽刺批评。孔子(前551—前479)最早指出“诗可以怨”,强调《诗经》具有抒发不满情绪的功用,确定了诗歌创作的基本功能。汉代的诗学则迎合统治者的需要,突出诗歌歌功颂德的功能。汉代诗学作品《毛诗序》和郑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