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事物的理。古人认为,不同的事物之中包含着各自的“理”。“万物之理”可以指事物或人的属性,也可以指事物运行或人的言行所遵循的规则。有些人会强调“万物之理”的差异性,万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理”,“理”构成了事物间的区别;有些人则主张,万物所具之“理”虽然不同,但在根本上是统一的,万物…
汉代学者从治理国家与社会教化角度总结《诗经》所具有的六方面意义:“风”是用来阐发圣贤思想对民风的教化作用,“赋”是直陈时政善恶,“比”是以类比方式委婉批评时政的不足,“兴”是借助其他美好事物来鼓励善行,“雅”是宣扬正道并作为后世的准则,“颂”是歌颂和推广美德。“六义”原本是儒家用来…
人之生死,事关重大。“人命”即人的性命,“天”比喻极其重要的事物。同“人命至重”。中国古人认为,人是天地之间最尊贵的生命存在,而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最可宝贵。所以,断案、用兵、行医等,但凡事关人命,都要格外慎重。它体现了尊重人、尊重生命的中华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