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楷书 (

汉字发展演变中的一种书体。亦称“正书”“真书”“正楷”。为了减少汉隶的波磔流转,端正草书的散漫无则,方便书写和辨识,书家在隶书的基础上更趋简化,横平竖直,逐渐演化出楷书。楷书笔画平整,结体方正,富有法度,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它始自汉末,经魏晋时期的探索,到唐代成熟定型,通用至今…

详细

楷书

文以载道 (

儒家关于文学与道关系的论述。“文”指的是文学创作及作品;“道”指的是作品中的思想内容,但古代文学家与理学家将“道”主要理解为儒家所倡导的思想和道德。中唐时期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768—824)等人提出“文以明道”的观点,认为文章主旨应合乎并发挥圣人的经典。宋代理学家周敦颐(1017—1073)进…

详细

文以载道

岁寒三友 (

严寒时节的三位友人,具体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些植物因其自然属性而被赋予某种人文蕴涵。松、竹四季常青,历冬不凋;梅花凌霜傲雪,美丽绽放。三者都不怕严寒,在严寒中展现自身的生命力和自然美,宛如在严寒中相伴生长的好友,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它常被用来喻指忠贞…

详细

岁寒三友

己欲立而立人 (

自己想要立身而使他人也能立身。“己欲立而立人”一说的完整表达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该说由孔子(前551—前479)提出,是儒家所主张的“恕”道的一种表现。按照“恕”道的要求,人们应以自身的感受与意愿去理解、体贴他人,做到推己及人。从喜好与追求的方面而言,自己想要立身与通达,就…

详细

己欲立而立人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