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平水韵 (

原为金代刊行的供科举考试用的韵书,是当时及之后文人创作诗歌的用韵依据。因最先刊刻于平水(今山西临汾),故名(一说因刊刻者之一刘渊是江北平水人而得名)。押韵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从上古至隋代,诗歌押韵遵循自然的音韵规律。隋代统一天下,融合南北文化,陆法言(562—?)等人折中南北官话音系,…

详细

平水韵

知易行难 (

对人伦日用之道的认知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践行其道。这是中国 古人对“知”“行”关系的一种认识,与“知难行易”的观念相对。《左传》 及古文《尚书》都提到过这种观念。这种知行观念将人的认知与行动视为既 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环节,并通过对“行”的困难的强调,避免知行脱节、知而不行的情况…

详细

知易行难

绝地天通 (

断绝地上之事与上天之事的相互干犯与无序沟通。见于《尚书》与《国语》。“绝地天通”是针对民神杂糅所导致的混乱状态,对神人关系做出的一次重新规范。古人认为,神灵祭祀之事属天,民众治理之事属地。天地两个领域的事务应由专人分别管理,以避免人们任意、无序地与神灵沟通,从而维护神灵的权威及其统…

详细

绝地天通

咫尺有万里之势 (

著名的山水画大师在咫尺见方的画幅上可以描画出辽远广阔的景致。这种艺术描绘方式,并不是事无巨细地全部照搬,而是融合了创作者的艺术素养,展现出创作者的心灵与胸襟,对于素材则删繁就简,由约而博,由近而远。“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也用于诗歌批评。这个术语中,最重要的是“势”,体现在诗歌、绘画等…

详细

咫尺有万里之势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