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描写山水名胜为主要题材的诗歌流派。主要摹写自然山川的秀美壮丽并借以抒发闲情逸致,特点是写景状物逼真细致,语言表达富丽清新。东晋时期,南渡的士大夫在自然山水中寻求精神抚慰和解脱,激发了山水诗创作的灵感。其开创者是晋末宋初的大诗人谢灵运(385 — 433),他把自然美景引入诗歌创作,…
指儒家经典《诗经》所具有的温和宽厚的精神及教化作用。秦汉时期的儒学认为,《诗经》虽然有讽刺、劝谏的内容,但是重在疏导,不直言斥责,大多数诗篇情理中和,在潜移默化中使读者受到感化、养成敦实忠厚的德性,从而达到以诗教化的目的。温柔敦厚的诗教观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体现,以中正、平和为审美标准…
民间没有遗漏不用的贤人,但凡德才兼备的人都能为国所用。这是古人“尚贤”理念的具体体现。中国自古注重任人唯贤,人尽其才,认为这是实现国家良好治理状态的重要保障。察举制、科举制等中国古代各种人才选举制度,都是基于这种理念而建立的。“野无遗贤”也被认为是国家良好治理状态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