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积善成德 (

积累善行以养成德性。“积善成德”是荀子(前313?—前238)所提出的一种德性养成方式。荀子认为,仅仅依循于人的本性,只能导致对外物无休止的争夺,并使群体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之中。而人的道德的确立有赖于后天的教化。人需要在言行表现上符合礼法的要求,并经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形成对道德、礼法的认同…

详细

积善成德

大乐与天地同和 (

盛大的音乐与天地万物一样和谐。儒家强调“天人合一”观念,认为人世间所有活动都依从天地运行的规律。天地间的阴阳和气创生、养育万物,圣人依据这种情形,创作出至为盛大的音乐,所以盛大的音乐具有与天地万物一样和谐的特质。另外,“大乐与天地同和”,需要与“大礼与天地同节”配合。后者指圣人依据…

详细

大乐与天地同和

正心 (

使心归之于正以践行日用伦常之道。出自《礼记·大学》,与格物、致知、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称“八条目”,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心”以“诚意”为前提。在真诚践行日用伦常之道的过程中,人心不可避免地会因愤怒、恐惧、欢乐、忧患等情感而有所偏邪。因此需要时常修正…

详细

正心

自强不息 (

自己努力向上,强大自己,永不懈怠停息。古人认为,天体出于自身的本性而运行,刚健有力,周而复始,一往无前永不停息。君子取法于“天”,也应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性,勤勉不懈,奋发进取。这是中国人参照天体运行状态树立的执政理念和自身理想。它和“厚德载物”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

详细

自强不息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