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和实生物 (

不同的事物相互调和生成新的事物。由西周末年的周太史史伯提出。史伯认为,不同的事物在和谐共处中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辅助,从而生成新的事物。这一原则体现在政治治理中,即要求为政者保全并发挥不同人、物的特质,从而促进新事物的生成、增益与社会整体的发展。

详细

和实生物

抱法处势 (

坚守法度,凭借权势。“抱法处势”是韩非子(前280 ?—前233)提出的一种法治观念。“法”是所有民众都必须共同遵守的法令,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与是非善恶的判定。“势”是指统治者占有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抱法处势”即要求统治者凭借自己占有和掌握的“势”,以赏罚的手段确保法令的执行,从而维护统…

详细

抱法处势

梵呗 (

原指佛教僧人以诗偈形式赞唱佛、菩萨功德的颂歌,后泛指佛教僧人在做法事时的一切唱诵佛和佛经的声音。“呗”为梵语 pāthaka 音译之略,意为“止息”或“赞叹”。梵呗有优美起伏的旋律,曲式和结构都很完整,有赞、偈、咒、文等唱诵形式,是艺术化的宗教语言形式。古印度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与中华…

详细

梵呗

木讷 (

质朴而少言。“木”指为人质朴,“讷”指言语少而迟缓。人们对于道义的持守应发自内心的认同与追求,而不是为了以外在的表现去获取名声与利益。“木讷”即强调舍弃对名利的追求,避免浮华不实的行为与言语,专注于自身的德行修养。儒家认为,“木讷”作为一种重要的美德,接近于“仁”的要求。在这个意…

详细

木讷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