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授人以渔 (

把捕鱼的方法传授给别人。“授”:给予,传授。“渔”:捕鱼。原话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把鱼给予别人,不如把捕鱼的方法传授给他。其喻义为:与其直接给人某种东西,不如教人学会如何获得它的方法,使他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这种东西。其蕴含的道理主要有:其一,在目标已定的情况下,达…

详细

授人以渔

推己及人 (

以自己的心思推测别人的心思。亦即儒家所说的“恕道”,是实现仁民爱物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它首先承认人类在精神上的根本一致,进而以此为原点,弘扬宽和、仁爱精神,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自身的所思所欲去理解别人:自己不希望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所希望的,也要帮助别人实现。

详细

推己及人

狂狷 (

激昂进取与拘谨持守。孔子以“狂”和“狷”来指称两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作风。孔子(前551—前479)认为,理想的处事方式是不偏不倚,无过或不及。而“狂”和“狷”各有所偏,“狂”即激昂进取,弘扬道义而不做任何妥协;“狷”则拘谨持守,谨慎退让但不失节操。二者虽有所偏颇,但都合乎道义,皆有可取之…

详细

狂狷

避实击虚 (

避开坚实的地方而攻击虚弱的地方。“避实击虚”一说出自《孙子》,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提出的一种用兵原则。孙武主张,在战争中应全面准确地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敌人部署薄弱的地方,以自己的优势兵力进行攻击,从而获取战争的胜利。这样一种用兵原则,也被人们应用于各种具有竞争性的…

详细

避实击虚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