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繁缛 (

指诗文辞藻华丽、描写详尽(与“简洁”相对)。西晋时期以陆机(261 — 303)为代表,在文学创作上出现了追求辞藻富丽、文思繁密的倾向。陆机的作品多用典故和对偶句,讲求精雕细琢,文辞繁复华美,同时也有不够清新流畅的弊病。至南朝齐梁时期,刘勰(465?—520?或532?)《文心雕龙》把“繁缛”列为…

详细

繁缛

义者宜也 (

所谓义,就是做事适宜。出自《礼记·中庸》。它既是关于“义”的界说,也是治理国家、社会的一条重要原则。其深意在于使人及万物各得其宜,包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等;其最高境界是使人及万物依照自身固有的内在规定性自我展开,更好地成为其自身。它是人为与自然相融合的治理观,也是应然与必…

详细

义者宜也

德音 (

指合于仁德的音乐。“德音”是儒家乐教观念中的理想音乐,它反映社会的伦理秩序和人们的德行修养。在国家稳定有序的基础上,圣人确定了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的音高,调和了五声(宫、商、角、徵、羽)的比配,由此产生的音乐就是“德音”,它代表了雅颂之声。德行是人性的根本,德…

详细

德音

时 (

“时”有三种不同含义:其一,指天道运行的时序或规律,如春夏秋冬四时,或昼夜交替的时辰等。其二,指适宜于某种人事的天象或气候条件,如农时、天时等。其三,指人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时机、时运。“时”的出现与消失体现着天道或人事运行的规则。人应认识并把握“时”及其所体现的规则,采取与“时”…

详细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