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敬 (

恭敬,敬重。“敬”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美德,要求人们在对待特定的人或事物时保持恭敬、敬重的态度,如下位者对上位者、年幼者对年长者等。在不同的关系中,“敬”或侧重于敬畏之义,或更多地包含敬爱之情。“敬”体现着礼法对于人和他者关系的定位与规范。人也通过保持“敬”的态度,获得内在意识的觉醒…

详细

德性 (

人的道德本性。最早见于《礼记·中庸》。古人普遍承认,人天生所具的本性之中包含着人对于外物的感知与欲求。但是,对于人性之中是否包含道德性的因素,古人则持有不同的见解。大部分儒者认为,人性之中同时还包含着仁义礼智等道德的根基,也即是“德性”。“德性”需要经过一定的修养工夫,才能最终成就…

详细

德性

方便 (

方式、方法。"方便"常与"善巧"(kauśalya)连用,指佛陀或菩萨为了教化众生应机说教,使用巧妙的语汇和叙事手法,令不同背景的听众都能理解并领会言外之奥义。“方便”概念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关键,强调包括佛陀言教在内的所有言语表述都依赖于名相概念、不得究竟,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方便施设,如指月之指…

详细

方便

力 (

人为的力量或能力。“力”既指一人之力,也可指团体、国家之力。“力”表现为施用者对自身及外在事物的控制与影响。“力”不应成为强者胁迫弱者的手段,“力”的施用应符合道德、礼法的要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人们应克服外在条件所造成的阻碍与困难,尽力去达成合乎德礼的目标。不过,人力也有一定…

详细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