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直之道对待怨恨的人。“以直报怨”是孔子(前551 — 前479)提出的一种报答仇怨的原则。对待怨恨的人,孔子认为“以怨报怨”“以德报怨”这两种处理方式都不正确。孔子主张,不可因一时的愤恨情绪而肆意施加报复,也不可隐匿仇怨报答以恩惠友善,而应该分辨造成仇怨之事的是非曲直,以正直的原则做出…
本义是由自己做主,依从自己的想法、意志、愿望行事,不受外来限制和约束。在古代中国,儒道都向往内心与生命不受拘系的自由。近代 以 来,它用作 liberty 和 freedom 的译词。作为专有名词,其含义主要有二:其一,指法律所规定并保护的国民享有其意志、行为不受干涉的权利, 如言论、集会、宗教信仰等…
最早指包括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在内地位尊崇并拥有一定土地、百姓的统治者,后专指诸侯国国君和帝王。“君”的字形由“尹”“口”构成,“尹”即治理,指管理国家,治理百姓;“口”即发令。古人认为,为“君”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有“德”,即具备非凡的德行与才能;二有“命”,即秉承“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