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知人论世 (

了解他人、讨论他人所处的时代。由孟子(前372?—前289)提出。孟子主张,人们应广泛地结交各类优秀人物。除了与同世之人为友,还可以结识古人,通过阅读古人遗留的典籍了解其学说、观点。同时,还需要在此基础上“知人论世”,考察其学说背后的为人行事,并理解其所处时代带来的影响。

详细

知人论世

信 (

“信”的基本含义是恪守信诺、诚实不欺。“信”是为人立身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守信必须符合道义的原则,如果信约有悖于道义,则不能盲目追求信诺的履行。儒家特别强调两个方面的“信”:其一,是执政者应信守对百姓的承诺,百姓才会信服于政令。其二,是朋友之间应守信不欺。

详细

中庸 (

孔子(前551 — 前479)和儒家所肯定的最高德行。“中”指言行没有过或不及的状态或标准。凡事都有某种限度,超过和达不到这个限度都是不好的。“庸”包含两个相关的含义:其一指平常,其二指恒常。“中”只有在平常日用之中才能恒常不易。“中庸”即指在人伦日用中始终遵循、符合无过无不及的标准。

详细

中庸

气质之性 (

“气”所赋予或影响的人的本性(与“天命之性”或“天地之性”相对)。“气质之性”包含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指“气”赋予人的禀性。或指人的刚柔缓急的性格,或指贤愚等具有道德含义的品格。这个意义上的“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共同构成了人天生所具的本性。其二,指“天理”与“气”共同影响的人…

详细

气质之性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