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MBASES
指绘画、书法、文学中所流露出的气势、韵致和生机,是文学艺术作品整体给人的审美感觉。最初仅用于绘画,指用墨、用笔恰当,作品就能表现出自然山水的意态,画幅上就会有流动的生机,令人体味到笔墨之外的精神、韵味。后来逐渐由绘画扩大到诗文、书法等领域。在实际应用中,与“风韵”、“神韵”等术语近似,是需要借助经验、感悟来获得的审美感觉。气韵虽然通过作品呈现,却与艺术家本人的格调、心胸直接相关,属于自然天成,不能刻意获得。
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绘画的六个法则是什么呢?其一是作品要充满生气,富有神韵;其二是运笔能自如呈现各种线条变化;其三是造型要顺应对象外形特征;其四是要根据对象特征进行着色;其五是构图要合理搭配,呈现整体效果;其六是要临摹佳作以传承前人画技。)
气韵有笔墨间两种。墨中气韵,人多会得;笔端气韵,世每鲜 (xiǎn)知。
(气韵有两种,分别在笔之间、墨之间。用墨当中的气韵,人们多能领悟;笔端的气韵,世上很少有人知道。)
独立于主观意识之外的物质实体,是构成一切有形之物的原始物质材料,同时也是生命和精神得以发生和存在的基础。此外,某些思想家还为“气”赋予了道德属性。“气”没有具体的形状,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气”的凝聚…
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清远淡雅的意蕴和韵味。原本是对人物的风度神情的评价,魏晋时人认为人格之美在于内在精神气韵,不同于汉代人推重外形。后来这一概念进入书画理论,指作品内在的精神韵味。明代人从书画理论引入诗歌理…
指文学艺术作品的风采神韵。“风神”一词最初见于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评,指风度神采,后引入文艺批评领域。唐代书法理论采用“风神”来形容书法作品的艺术特点,宋代姜夔(1155?—1209)《续书谱》的书论思想更是以“风…
中国古代关于绘画创作的六种手法与美学原则。南朝齐梁画家谢赫通过品鉴历代名家画作,总结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等六种基本方法与原则,初步建构起传统绘画理论体系。“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