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MBASES
“天”是中国古代思想中具有神圣性和终极意义的一个概念。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指自然意义上的天空或人世之外的整个自然界,其运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秩序;其二,指主宰万物的具有人格意志的神灵;其三,指万…
“人”字自创生时起,即被注入了中华人文精神。字形上像人侧身垂手侍立,含谦逊之意。因为人懂得思考,明白个体力量的不足,需要与他人合作。古代思想家认为,人是与天、地并立的生命存在(合称“三才”),人是天地…
天的命令与赐予。“天命”主要包含三种不同含义:其一,指天对于人事的命令。命令的内容最初集中于王权的更替,即上天授命有德者征讨并取代失德之君,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福禄。其二,指命运,具有不可抗拒之义,标志…
变革王命。“革”,变革;“命”,初指天命,后来指王命,即帝王的政令或帝王的统治权。犹言江山易主、改朝换代,即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古人认为,“王命”源于“天命”(上天的意志),故“革命”本质上是实施变…
民众的共同心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体民众对触及他们共同利益、具有广泛社会性的问题、现象或事情所做出的一种评价性判断和看法。中国古人常以“天命”作为政权合法性及政策制定的依据和最高理念,但实际上则常以“…
民众的意愿、意志是政治的根本。出自战国竹简(五)《厚父》中所记载的商王(一说即太甲)与厚父(一说即伊尹)的一则对话,厚父对商王说: “民心惟本,厥作惟叶。”字面意思是民心像树的根,而树根决定枝叶的生长繁…
指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或基础。只有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稳定,国家才能安定。最早见于古文《尚书》所载大禹的训示。这与战国时代孟子(前372 ?— 前289)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前313 ?— 前238)…
坦然面对现实,安于时运,顺其自然。这是古代哲学家庄子(前369 ?—前 286)所提出的一种处世态度和人生智慧。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面对死生等变化所造成的境遇,人们要泰然处之。但它并非…
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兴衰消长,亦指随着时势而进退。出自《周易·彖下》。“时”即时间,也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时机或时运;“消”即消减、衰亡;“息”即滋长、兴盛。中国古人认识到,世界是时间性的,是过程,…
行事之法与“时”一起变化。出自《周易·彖下》。“时”即时间,也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时机或时运。在“时”所规定的境遇中,有着与之相适应的处事之法。“时”的出现与消失及其对人事的影响,体现着天道、人事的…
“天时”本指作战时的有利气候,泛指时间上的各种有利条件,包括天气、时机、机遇等;“地利”本指作战时的有利地形,泛指空间上的各种有利条件,包括地形、地势、区位等;“人和”本指得到人们拥护,上下同心, 团结…
奉行道义,支持的人就多;违背道义,支持的人就少。“道”即道义、正义。中国人自古推崇道义,认为道义是决定战争或事业成败的根本力量。只有奉行道义,才能赢得内部的团结一致、赢得民心,取得战争或事业的最后胜利;否…
得到人心或人才就会兴旺,失去人心或人才就会衰亡。“人”指民心、人心,也指人才。语出《史记·商君列传》。其含义有二:其一,民心、人心决定一个国家或政权的盛衰兴替。只有得到民心、顺应民意,才能保持国家或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