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MBASES
指春秋末期至汉初的各派学者及其著作。春秋时期,周代旧有的社会秩序与价值观念日益崩坏。当时的学者面对现实的社会危机,展开了自由而深刻的思考,在社会秩序与价值观念的建构方面提出了多元的理论主张。这样一种活跃的理论创建与学术讨论持续至西汉初年。后人将这一时期涌现的诸多学者及其著作称为“诸子”,又将其归纳为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及小说家等十个流派,其中前九个流派更具学术价值,因此称为“九流十家”。因其人物与学说众多,又泛称“诸子百家”。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诸子的十个学派,其中值得了解的只有九个学派而已。诸子都兴起于王道衰微的时代,诸侯以武力为政,当时的君主,好恶差别极大,因此九个学派的学说蜂拥而作,各自从一个角度提出主张,推崇其以为至好的学说,用它来游说诸侯,以取得诸侯的认同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