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学术资源

叶嘉莹:陈维崧词平议

2015年12月07日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帘阁香浓,市楼酒罢,错落明珠万斛飞。须记取,有曲江红袖,围绕留题。

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在古代属于江东。“烟月江东,文采风流,旷代遇之”,江东是风流浪漫 的,陈维崧的父亲陈贞慧是有名的“明季四公子”之一,“四公子”不但有文才,而且也都是出自名门。 陈维崧也是文采风流,所以他赞美陈维崧,说当世少有你这样的人才;“恰临春琼树,家称叔宝;黄初 金枕,人是陈思”,他说你就像是“临春玉树”,像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临春”是陈后主修建的临春阁,“琼树”就是玉树琼花,这是说他家里本来是富贵人家;那为什么说他是陈后主呢?这是因为陈维崧 姓陈,又是富贵人家出身,所以“家称叔宝”;“黄初金枕,人是陈思”,这个“陈思”却不是说他姓陈,“陈 思”指曹植,“陈”是曹植的封地名称,“思”是曹植的谥号。这是用曹植来类比,说他风流浪漫。怎么 风流浪漫?“黄初金枕”,“黄初”是魏文帝曹丕的年号,黄初年间,曹丕的皇后甄后死了。这个甄后本 来是袁绍的儿媳,后来曹操把袁家打败了,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个人都看上这个甄妃了,曹操不好 意思自己娶过来,就给了大儿子曹丕。可是据说曹植喜欢甄后,而甄后也很欣赏曹植的才华。甄后 死了以后,曹丕就把她的一个“玉缕金带枕”送给曹植了。这个故事出于《文选》李善注,但并不见于 正史记载,只是有这么一个说法,不管它是真是假,总之是一个典故。所以“黄初金枕,人是陈思”,是 说陈维崧像曹植一样有才华而且风流浪漫。“如此才名,坐君床上,我拜低头竟不辞”,有一次龚芝麓 家里大会宾客,来的都是达官显宦,而陈维崧还没有考中进士,落魄江湖,穷途潦倒,但龚芝麓却请陈 维崧坐在上座。“如此才名,坐君床上,我拜低头竟不辞”,他说你有这样的天才,我给你低头下拜都不 推辞。你看论官职龚芝麓做的很高,论年龄他也比陈维崧大十岁,但他说我宁愿给你低头下拜。“多 情甚,倩花间锦笔,描画崔徽”,崔徽是唐代的一个歌妓,曾把自己的画像送给情人。这句是说陈维崧 是一个风流浪漫的才子,所以要用花间的那种非常美丽的笔,替美女画像。陈维崧真的有画像留下 来,叫《迦陵填词图》,他手抚长髯坐在一边,另一边有一个女子在品箫,当然这是别人画的。

“餐霞吐玉霏霏”,按道家的说法,要修炼长生,就不吃人间的烟火,吃的是天上的云霞。他说 你餐的是云霞,那么你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章,都跟珠玉一样的美丽。“任拍遍阑干绝调稀”,“拍遍阑干”是落寞的样子,陈维崧总以为自己是高才不遇,所以龚鼎孳安慰他说你这种才调真是 世间少有;“更雨铃风笛,伤心绮丽;云鬃雾鬣,过眼权奇”,他说你的词里边写的什么呢?是“雨铃 风笛”,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夜雨闻铃”,就是雨铃;风笛是风中的笛音,就是你的词像雨中的铃声、 像风中的笛音,“伤心绮丽”,你要知道,唐明皇夜雨淋铃,是很悲哀的曲调啊!所以他说你所写的 词,“雨铃风笛,伤心绮丽”,是美丽,但是是悲哀的;可是你不止是如此啊!陈维崧还是很有豪气的 人,所以“云鬃雾鬣,过眼权奇”,好像是一匹骏马从眼前跑过,鬃鬣被风吹起来像云雾一样,这真是 不同凡响。“帘阁香浓,市楼酒罢,错落明珠万斛飞”,说每当你在珠帘之下跟那些美女缱绻的时候, 或者你在街上酒楼跟朋友喝得高兴的时候,“错落明珠万斛飞”,你写出来的作品,就好像万斛的明 珠在飞动。“须记取,有曲江红袖,围绕留题。”曲江是唐朝歌舞繁华的所在,他现在拿来借比,说在 那歌舞宴乐之地,歌妓酒女们都围在你身边,请你给她们写一首词。古代的那些才子就过这样的 生活,比如宋代的柳永,那时的歌妓要是跟柳永要到一首词,那就很了不起。所以这首词就是龚芝 麓赞美陈维崧的,他为陈维崧的《乌丝词》题词,赞美他的才华是如此。陈维崧很感激他,所以就写 了一首和词,《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韵》:

四十诸生,落拓长安,公乎念之。正戟门开日,呼余惊座;烛花灭处,目我于思。古说 感恩,不如知己,卮酒为公安足辞。吾醉矣,才一声河满,泪滴珠徽。昨来夜雨霏霏。叹如此狂飙世所稀。恰山崩石裂,其穷已甚;狮腾象踏,此景尤奇。 我赋将归,公言小住,归路银涛百丈飞。氍毹暖,趁铜街似水,赓和无题。

“沁园春”这个牌调有一个特色,就是有很多四字句,很接近散文。“四十诸生,落拓长安,公乎念 之”,“长安”泛指首都,他说我四十岁了还是个诸生,连进士都没考上,流落到京师。京师到处都是高 官、名人,而我是一个落魄书生,只有龚先生你顾念到我;“正戟门开日,呼余惊坐;烛花灭处,目我于 思”,“戟门”是门口有执戟守卫的高门,就是大官的府邸。龚芝麓官做得很大,所以他说你在家里大 宴宾客,把我喊进来,一座皆惊。因为陈维崧是一介书生,而龚芝麓请他坐在上座。然后呢?“烛花灭 处,目我于思”,这里有个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说是有一个盛大的宴会,主人特别看得起淳于 髡,所以等到酒阑人散,“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1,别的客人都送走了,单把淳于髡留下来。所 以他说“烛花灭处”,酒阑人散,蜡烛都灭了,“目我于思”,“目我”就是用眼睛看我,我们常常说“青眼 相加”,是尊重的意思。那为什么是目我“于思”呢?“于思”是很多胡子的样子,特别是络腮胡。陈维 崧多髯,所以有个别号叫“陈髯”,就是陈大胡子。“古说感恩,不如知己”,自古都说要感恩,可是感恩 算什么?知己才是了不起的。比如说韩信穷困的时候没有饭吃,有个洗衣服的老太婆就把一些剩饭 给他吃;后来韩信做了淮阴侯,就以很多金钱来酬谢那个老太婆,这是所谓感恩。可是那个老太婆只 是怜悯韩信,并没有认识到他的才能,不是真正欣赏他啊!所以她不是知己。现在龚芝麓不但供养 陈维崧的生活,而且真的是欣赏他,所以陈维崧说“古说感恩,不如知己,卮酒为公安足辞”,说为你喝 一杯酒,我怎么会推辞?“吾醉矣,才一声河满,泪滴珠徽”,《河满》是唐朝流行的一首曲子,据说非常 动人,“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他说我喝醉了,离别的时候要唱一首《河满》,“才 一声河满,泪滴珠徽”,我一唱这首曲子,眼泪就滴落在琴徽上面。

“昨来夜雨霏霏。叹如此狂飙世所稀”,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而且还有大风。这样的疾风 暴雨,是从来没有的,可能当时前一天晚上真的有大风雨,所以他这样说;“恰山崩石裂,其穷已甚; 狮腾象踏,此景尤奇”,他说这场大风雨真是来得山崩石裂,真是狂暴到了极点,可是“狮腾象踏,此 景尤奇”,那种雄壮的气势,好像狮子飞起来了,又好像大象的脚踏过来了,是如此的有力量、如此 的雄壮。西方讲美,一种是优美,一种是壮美,壮美就是在那种天崩石裂之中显出来一种伟大的、 不可抵抗的力量。这两句他说的是昨天晚上的暴风雨,其实也是说他自己。“穷”字本来又有“穷 困、不得意”的含义,他说我的穷困、我的不得意,就像“山崩石裂,其穷已甚”,可是我的精神、我的 才华就是“狮腾象踏,此景尤奇”,所以他是用风景借比他自己。“我赋将归”,他说我要走了,因为这 个龚芝麓在京师做官,而陈维崧是江南人,“我赋将归,公言小住,归路银涛百丈飞”,陈维崧说我要 走了,龚鼎孳就说你再住几天吧!你回家的路途不是平静的。“银涛”,苏东坡的词说“乱石崩云,惊 涛裂岸,卷起千堆雪”,那浪花飞上来的地方是白色的了,所以可以说它是雪,也可以说它是银。“归 路银涛百丈飞”,就是说你的归途不是平稳的,不是安定的,你的归路上有很多风波。杜甫梦李白 的诗说“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梦李白》),说你走在江湖的路上,江湖有很多风波,恐怕你的 船会翻掉。这不是说真的路上有风波,是说你会遭遇到很多别人的逼迫和陷害。“氍毹暖,趁铜街 似水,赓和无题”,“氍毹”就是毛毯,龚芝麓家里冬天铺着毛毯;“铜街”就是首都的街道,“铜街似 水”就是月光如水地照在这个平坦的大街上。说你不如留在首都,在首都如此平安的地方,“赓和 无题”,“赓和”就是彼此互相唱和,“无题”就是不需要有题目,你写一首词,我和一首词。

陈维崧的词,曾经有人说是“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只是一发无余,不及稼轩之浑厚沉郁”2, 就是说这样的词讲起来好像都是慷慨激昂,可是讲完了想一想,它并没有更多的东西给你去思索,

没有更深刻的内容。只是夸大作者自己的才华,龚芝麓是赞美对方的才华如何了不起,陈维崧是 自负我的才华如何了不起。这是陈维崧有名的词,但是笔者不以为这是好词。笔者选的一首是大 家都不选的,就是《金菊对芙蓉·访单县琴台邑为宓子贱巫马期旧治台有二贤祠》:

古树云平,荒台湍激,两贤留下祠堂。见蛛丝网院,马苋围墙。承尘画壁昏于梦,千 年事、陈迹苍凉。江南游子,无聊侧帽,有恨循廊。

迤逦渐下牛羊。响落木西风,飒沓层冈。怅琴声未杳,苹藻谁将?拟寻北地韩陵石, 呼来语、相伴他乡。那堪断碣,摩挲已遍,一笑斜阳。 先看这首词的题目。单县是山东的一个小城,春秋时期的宓子贱和巫马期都在这里做过长官,

所以说是他们的“旧治”。宓子贱和巫马期都是孔子的学生,两个人都把单县治理得很好,那当地的 人为了纪念他们,就盖了一个祠堂,叫作“二贤祠”。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说巫马期做长官的时候,早 出晚归,非常勤劳;而宓子贱做这个地方长官的时候,什么事都不做,就弹琴。那个宓子贱弹着琴就 把单县治理好了,所以这个地方还有个琴台。陈维崧就来寻访琴台,缅怀古人。

“古树云平,荒台湍激”。单县是一个古老的地方,那参天的古木,都跟云彩连上了,而这个琴 台好久没有人打理,从春秋到清朝的时候,几千年都过去了,所以是荒台,台底下还有打着盘旋的 急流。就是在这样一个非常荒凉的地方,“两贤留下祠堂”,留下了两位古代先贤的祠堂,因为他们 曾经给这个地方的百姓带来安乐生活。你想从春秋时代到清朝,中国经过了多少盛衰、经过了多 少战乱?现在人们早已把这些古圣先贤都忘记了,所以当他再从琴台经过,这里已经一片荒凉,“见蛛丝网院,马苋围墙”,到处都是蜘蛛网,蛛丝网住了这个院子,马齿苋这种野草围着墙脚长满 了。“承尘画壁昏于梦”,“承尘”就是天花板,“画壁”就是有图画的墙壁,墙上本来有怀念宓子贱跟 巫马期的壁画,可是现在是这样的昏暗,都快要被磨灭了,所以“承尘画壁昏于梦,千年事、陈迹苍 凉”,几千年的往事,只留下了这一段古迹,是如此之寂寞苍凉。“江南游子,无聊侧帽,有恨循廊”, 陈维崧是江南的人,游历到山东来,所以是“游子”,“侧帽”就是斜戴着帽子,就是一种无聊的样子; 我是寂寞无聊,斜戴着帽子,“有恨循廊”,走在这走廊上,满怀都是愁恨。因为当时经过李自成、张 献忠的这些动乱,再经过清朝的战争,到处都是荒凉。为什么古代那么好的、能够把这个地方治理 得这么太平安定的贤人没有了?老百姓这么幸福的那些日子哪里去了?

“迤逦渐下牛羊”,远方的山坡上,成群的牛羊都下来了,《诗经》上说“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当 黄昏的时候,羊群牛群就回来了,所以“迤逦渐下牛羊”是说天慢慢的黄昏了,“响落木西风,飒沓层 冈”,秋天的时候,就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了,山坡上都是落叶哗啦哗啦地在响,“怅琴声未杳,苹藻 谁将?”宓子贱不是弹着琴就把这个地方治好了吗?陈维崧现在是在这个琴台,他说我好像还听到 你的琴声了,我想象中你的琴声还在那里,可是“苹藻谁将”?“苹藻”都是水草,古人常采作祭祀之 用。他说我觉得宓子贱的琴声还在琴台之上,可是有谁来祭祀、纪念宓子贱呢?“拟寻北地韩陵石, 呼来语、相伴他乡”,“韩陵”是河南的一个地名,这里有个典故。说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文人叫庾 信,本来是南朝梁朝的臣子,后来出使到北方的北周,北周因为喜欢他的文采,就把他留下来了,后 来他还做到很高的官。北周是少数民族政权,文化相对比较落后。所以有一天有人问他北方的文 学怎么样?庾信就说“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1,只有韩陵的一块石头可以谈话。韩陵是当时 韩的故地,那里有一座石碑——《韩陵山寺碑》,庾信说只有那篇碑文是好的。那陈维崧是江东的 才子,现在来到北方的山东,所以他说“拟寻北地韩陵石”,我就想在北方找一找,有没有像韩陵碑

文的这么一块石头,就是说这个地方有没有像我这样有才华的人?如果有这样的人,我要让他来 陪伴我在他乡。“那堪断碣,摩挲已遍,一笑斜阳”,琴台这里也有一些碑文,可是这些石碑都断了, 我就摩挲这个石碑,我就要把那上面的尘土、苔藓都擦掉看一看。而太阳已经落山了,千古的盛衰 兴亡、千古的治乱安危都过去了,所以是“摩挲已遍,一笑斜阳”。就像《三国演义》开头那首词写 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 历史的兴衰成败都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就一笑而已。我们再看陈维崧的一首《虞美人》,他加了 两个字的题目“无聊”:

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我觉得“无聊”两个字加得不好,一个人有多少你应该做的事情,你应该不教你生命落空。“无聊 笑捻花枝说”,因为无聊,所以他就拿起一枝花,对这个花枝说了话。宋朝的秦观写过一首小词,他说: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画堂春》)我上到楼上,花枝就在栏 杆旁边,所以我就靠在栏杆上,把栏杆外边树枝上的一朵花捻在手中,这完全是伤春啊!春天已经过 去了,树上还有一些花没有零落,所以我捻住它在我的眼前,拿在我的手中,我对这个花有多少的珍 重和爱惜!后面这一句非常好,“放花无语对斜晖”,这朵花我折下来了吗?没有啊,但是我无可奈何, 我把花放开了,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就面对着落日的斜晖,那应该是什么感情?“此恨谁知?”这种幽恨 有谁知道?陈维崧说“无聊笑捻花枝说”,这也就是“凭栏手捻花枝”,手里边拿着这个花枝,就对这个 花枝说,说什么?说“处处鹃啼血”,现在已经是暮春了,杜鹃鸟在叫,杜鹃鸟的叫声像是“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这里有一个传说,说古代的蜀地有一个帝王叫作望帝,他有一个大臣叫开明,到外边去治 水,他就淫乱了开明的妻子,后来开明回来了,他没有面目见他,所以他就把国家让出去了,自己就离 开了。那他后来就死了,据说他的魂魄就化为杜鹃1,这就是李商隐说的“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所以说杜鹃鸟叫听起来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他过去的错误、他所失去的一切再也不能够挽回 了,再也回不去了。所以古代也常常用杜鹃来代表亡国,你失去的国家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陈维 崧说“处处鹃啼血”,那当然也可能暗指明朝的灭亡了“。好花须映好楼台”,他说好花就应该开在美丽 的楼台旁边,那里有人欣赏你的美好“,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而现在遍地都是烽烟,那些秦关蜀栈 也都是战场,你这么美的花为什么开在那些遍布尸骨的战场旁边呢“?倚楼极目添愁绪,更对东风语”, 刚才是跟花说话,现在又对春风说话了“,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簸”就是簸动、吹 动的意思,他说好风你不要总吹在那些打仗的战旗上,旌旗招展、遍地烽烟,那是战争、那是死亡“,好 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这是春天的感慨,大自然是如此的美好,可是人生为什么有这 么多战乱呢?

再下面我们要看陈维崧的一首《夏初临·本意》,“本意”是说题目写的就是词牌本来的意思,这 里就是写的夏天来到了。这首词还有个小序是“癸丑三月十九日用明杨孟载韵”,阴历三月十九, 已经是春末夏初了;他的这首词用的是明初杨孟载的韵。杨孟载就是杨基,江苏吴县人,“与高启、 张羽、徐贲齐名,号‘吴中四杰’”2。他有一首词叫作《夏初临·暑夏纪胜》,我们简单地看一看:“瘦 绿添肥,病红催老”,这是词人的雕章琢句,“瘦绿”出自李清照的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如梦令》)他变化出之,本来刚刚长出来的小叶子是瘦的,“添肥”就是叶子越长越大,叶子一天比一天肥了;“病红催老”,“病红”是说花好像生病了、憔悴了,花的颜色越来越淡了,“催老”,就 是衰落了。“园林昨夜春归”,园林里昨天晚上春天真的是走了,花都落了嘛!“天气清和,轻罗试着 单衣”,正是清和的天气,古人有一句诗,说“首夏犹清和”,说初夏的时候天气还没有太热。“天气清 和,轻罗试着单衣”,很多妇女都换上单薄的衣服了。“雨余门掩斜晖”,刚下过雨了,云彩稍微的掩 住那西斜的落日,“看翩翻乳燕交飞”,小燕子已经长成了,在翩翩飞翔;“荷钱犹小,芭蕉渐长,新竹 成围”,荷叶都还小小的像铜钱那么大,芭蕉叶子也慢慢展开了,竹子已经长大成林了,这都是写初 夏的景色。“何郎粉淡,荀令香销;紫鸾梦远,青鸟书稀”,“何郎”就是三国时期的何晏,据说他皮肤 非常白皙,像敷了粉一样,这里是说花的颜色变淡了;“荀令”是东汉末年的荀彧,身上喜欢熏香,这 里是说花的香气已经消减了。“紫鸾梦远,青鸟书稀”,紫鸾、青鸟都是传说中神鸟,“青鸟”还是王母 娘娘传信的使者,这是说你那些浪漫的梦已经远去了,你所怀念、相思的那个人也很久没有音讯 了。“新愁旧恨,在他红药阑西”,那么在这个暮春初夏的时候,我就站在红色的芍药栏边,涌起多少 新愁旧恨。“犹记当时,水晶帘、一架荼蘼”,还记得当时,我爱的那个人还没走的时候,水晶帘外院 子里满架的荼蘼花,“有谁知?千山杜鹃,无数莺啼”,如今往事都消逝了,到处都是杜鹃在叫,那黄 莺鸟都开始叫了。这首词没有深意,就是用了很多的美丽的词句写一些初夏的风景。那么在这首 词的对比之下,现在再来看陈维崧的《夏初临》:

中酒心情,拆绵时节,瞢腾刚送春归。一亩池塘,绿阴浓触帘衣。柳花搅乱晴晖。更画 梁、玉剪交飞。贩茶船重,挑笋人忙,山市成围。 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驼恨积,金谷人稀。 划残竹粉,旧愁写向阑西。惆怅移时,镇无聊、掐损蔷薇。许谁知,细柳新蒲,都付鹃啼。 

陈维崧虽然是和杨孟载的韵,但是他比杨孟载写得好。这就像苏东坡的《水龙吟》咏杨花,他是用章质夫的韵,可是大家都说苏轼的词是和韵胜于原唱。陈维崧这首词也是和韵胜于原唱,一 样的词牌,一样的题目,用同样的韵字,你看陈维崧怎么样写。“中酒心情,拆绵时节,瞢腾刚送春 归。一亩池塘,绿阴浓触帘衣。柳花搅乱晴晖,更画梁玉剪交飞。贩茶船重,挑笋人忙,山市成 围 ” , 前 半 首 跟 这 个 杨 孟 载 很 相 似 , 都 是 在 渲 染 、 描 写 初 夏 的 景 色 。“ 中 酒 心 情 ” 的 这 个 “ 中 ” 字 念 zhòng,“中酒”就是喝醉了。因为我伤春啊,我就喝了酒,我带着这种伤春的中酒的心情,“拆绵时 节”,“拆”就是裂开,“绵”就是柳绵、柳絮,在那个柳絮飘飞的时候,“瞢腾刚送春归”,我迷迷茫茫地 刚把春天送走,“一亩池塘,绿阴浓触帘衣”,眼前有一亩见方的池塘,“绿阴浓触帘衣”,池塘的水是 绿的还不说,外边的树也都是浓密的绿荫,所以水的绿、树的绿,就都映照在我的帘子外面;“柳花 搅乱晴晖”,在晴天的那个日光之下,到处的柳花飞舞,“更画梁玉剪交飞”,“玉剪”指燕子,燕子的 尾巴不是像剪刀吗?那个画栋雕梁之上有燕子飞来飞去;“贩茶船重,挑笋人忙,山市成围”,说这 个时候正是新茶上市,所以市面上是“贩茶船重”,而那春天的笋也应该挖掘了,所以“挑笋人忙”;“山市”,那卖茶的、卖笋的,那山间的产品都在市场上一堆一堆的。这上半首也是写初夏的景,没 有什么深意。可是他下半首就转了:“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驼恨积,金谷人稀”,我忽然间就想到 三十年前的事情。你看他的题目不是说“癸丑三月十九日”吗?那从癸丑倒回三十年前是哪一 年?是甲申那一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是明朝灭亡的那一年。所以他说“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 驼恨积,金谷人稀”,他想到明朝的灭亡,“铜驼”就是铜驼街,在西晋洛阳。西晋洛阳城的宫门外有 两只铜骆驼。我们知道西晋建国之后不久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当时有个大臣叫索靖,他经过铜 驼街看见这两只骆驼,就说“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说我很快就会看到首都变成荒野,这些铜驼都会被荆棘掩埋了;“金谷人稀”也是晋朝的典故,“金谷园”是晋朝大臣石崇的花园,石崇是非常富贵 的人,可是他被人杀死了。“划残竹粉,旧愁写向阑西”,你看那新竹子啊,竹皮上有一层那个白霜一 样的东西,就是竹粉。中国古代的女子表示相思,说现在我所爱的人走了一天了,就在上面划一 下,所以就在那竹子的霜皮上划出一条条的线。那现在陈维崧是记什么?是亡国的日子,现在亡 国已经三十年了。所以“划残竹粉”,每一年我都在那里划一条线,那些亡国的旧愁都是记在竹子 上,就在那阑干的西边。“惆怅移时,镇无聊、掐损蔷薇”,他说我满怀的惆怅,在这里站了很久,非常 无聊,就去掐人家蔷薇花。“许谁知?细柳新蒲,都付鹃啼”,他说我这种破国亡家的悲恨有谁知 道?那外边柳树也垂丝了、那蒲叶也长长了,传来一片杜鹃鸟的叫声,鹃啼是代表亡国的哀音。而 这个“细柳新蒲”还有来历。杜甫有一首《哀江头》的诗,他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说当时长安沦陷在安禄山手中,杜甫偷偷来到曲江的江边,吞 声地哭泣。想当年开元盛世,曲江边上士女如云,大家都来游春,现在经过战乱,曲江边上没有一 个人,那些王公贵人也都逃走了。“细柳新蒲为谁绿”,人间有这种盛衰兴亡的变化,可是大自然不 知道啊,那些柳树、蒲苇哪里知道你亡国?所以细柳新蒲到春天一样长成了,一样是如此美丽的绿 色,但是没有人来欣赏了。所以“细柳新蒲”这四个字,表面上只是暮春初夏的景色,可是有杜甫的 诗作为背景,那就隐含着亡国的悲哀。“细柳新蒲,都付鹃啼”,都交给杜鹃鸟悲哀的啼声。杜鹃鸟 的啼声不但是标志春天消失了,而且是代表蜀帝的亡国,所以这首词里有很多亡国的悲慨。以上 这类词才是陈维崧好的作品。

中国对于诗和词的审美观念历来都有很多争议,所以虽然北宋时有苏东坡,南宋时有辛稼轩,可 是很多写词的人认为他们所写的都不是正宗的词。李清照就写过一篇《词论》,她说晏殊、欧阳修、苏 轼所写的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因为就李清照的观念而言,词就应该写闺阁庭园、儿女闺房的 这种感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虽然它句读不整齐,外表是词,但是它是诗。所以在 宋代有这样一个观念:认为词里边不能写那些激昂慷慨的情意。其实李清照也有激昂慷慨的一面, 她在诗里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但是她绝对不写激昂慷 慨的词。这个观念一直到明朝末年云间派的陈子龙都没有改变过来。

所以陈子龙说词就应该写象南唐二主那样的词,写五代那样的词,他说,“南渡以还,此声遂渺” (《幽兰草词序》),词到南宋以后,那种写得温柔的、婉约的、含蓄的,在言外有很多意思的词就没有了。 晚唐温庭筠的“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菩萨蛮》),写闺房之中女子的化妆,可是让人家联想到很 多男子“感士不遇”的悲哀和感慨;韦庄说“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菩萨蛮》),但是使人 联想到唐朝的灭亡,这都是言外的余意,而不是通通说出来的。因为说出来便一览无余了,那就不是 好的词了。所以陈子龙说南渡以后,这种婉约的词风就消失了,所以“寄慨者亢率而近于伧武”,写感 慨的往往写得高亢、写得直率,近乎鄙陋、粗鲁;“协俗者鄙浅而入于优伶”2,而写世俗的感情的呢?

就写得低俗、浅薄,像歌妓酒女一样,像柳永写“自春来、惨绿愁红”(《定风波》),这都不是好词。 而到陈维崧这里,词风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陈维崧在国破家亡之后也是落魄无依,所以他 来到了京师,考试也没有考上,是龚芝麓这些朋友接济、帮助他。这个龚芝麓很欣赏陈维崧,他写了一首《沁园春》给陈维崧的《乌丝词》题词:

烟月江东,文采风流,旷代遇之。恰临春琼树,家称叔宝;黄初金枕,人是陈思。如此 才名,坐君床上,我拜低头竟不辞。多情甚,倩花间锦笔,描画崔徽。

餐霞吐玉霏霏。任拍遍阑干绝调稀。更雨铃风笛,伤心绮丽;云鬃雾鬣,过眼权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