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死亡与生存取决于命运。“死生有命”一说出自《论语》,是孔子(前551—前479)的弟子子夏(前507—?)转述自己听闻的一种说法。“命”指人力不可抗拒的命运。古人认为,人的生存与死亡的时间,也即是生命的长短,非人力所能控制,而是由命运决定的。在将生死交付于命运的同时,儒家也主张坦然面对…
主要含义有二:其一,上古传说中指主宰宇宙万事万物的最高天神。也叫“天帝”。商周时期,巫是联通人与上帝的媒介,巫通过卜筮向上帝请示,传达上帝的旨意。其二,指帝国或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即帝王、君主,包括远古或死去的帝王、君主,犹言“天子”。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基督教教士又借用“上帝”一词作…
原为中国古代音乐概念。主要含义有二:其一,指儒家与官方倡导的典雅、纯正的音乐;有时也指五正声,即宫、商、角、徵、羽五音。其二,因儒家认为《诗经》的音乐体制与思想内容最为纯正典雅,是“正声”的典范,故后世用“正声”转指在内容与意境上纯正典雅、堪为典范的诗歌作品。如明代高棅(bǐn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