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诚,任何事物都不会存在。诚即真实、真诚。儒家认为,它是人和万事万物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或法则,是人和万事万物充分发挥其固有天性或本质属性的过程,是人和万事万物得以存在或完成其自身的终极依据,是人和万事万物达成的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理想境界。单就人世层面来说,犹言若无诚心,则一事无成…
对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与词句进行提炼与剪裁,使之达到更高的水准与境界。属于文学写作的基本范畴。最早由南朝刘勰(465?—520)《文心雕龙》提出。主要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文体特点,对于创作构思中的众多素材加以提炼,同时对文辞去粗存精、删繁就简,以求得最佳表现效果。这一…
汉字发展演变中的一种书体。与“小篆”相对。有广狭两方面含义:狭义专指籀文(先秦刻石书体),以战国时的秦国石鼓文为其典型代表,其特点是笔画凝重,构形多重叠,比金文更为规范、严正;广义指“书同文”之前包括金文、籀文及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刻石文字。秦统一以后为小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