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辞尚体要 (

文辞要切实简要地传达文章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或主要内容。“体要”,体现精要。源于《尚书》,原指政令、法规的文辞应体现精要或切实简要,刘勰(465?—520?或532?)将它引入文学批评,强调文辞须切实精当,体现文章的要义。这一术语体现了中国文化推崇的“尚简”传统,即以简练精当的文辞传达出充实…

详细

辞尚体要

声无哀乐 (

音乐本身没有哀乐之情,只是可以寄寓和激发情感。由三国时期的嵇康(223—262,或224—263)提出。嵇康将心情、意志与音乐区分开,认为情志由心灵主宰,可以表现为多种音乐形式,作者用音乐所表现的情志不等于听者由音乐所激发的情志,以乐观政的实质是执政者先了解社会状况和民众情志,然后借助音乐进行…

详细

声无哀乐

丰腴 (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一种风格。“丰腴”一词,本指丰厚、丰富、丰满之意,在书法美学中,主要指笔墨饱满、圆熟润美,引申到诗歌创作中,主要指作品的内容丰富细腻,品味不尽。但仅有丰腴是不够的,只有将“丰腴”和“清癯”结合起来、相反相成,才体现中国古代诗歌及艺术美学的辩证法。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

详细

丰腴

三界 (

佛教将众生所在的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合称“三界”。欲界中的众生,受到感官欲望的驱使而活动;色界中的众生远离了食欲、淫欲,但仍受到形式概念的束缚;无色界中的众生,能脱离一切名称概念而活动。凡三界众生都因作业受业而处于轮回之中,故谓三界苦轮。“三界”一方面是佛教的宇宙观,另…

详细

三界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