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加给死者的称号。追加的对象通常是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等政治、社会地位高的人。追加的称号高度概括死者一生的是非功过,大体分为褒扬性的“美谥”、贬斥性的“恶谥”、同情性的“平谥”三种。这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重要制度文化。它通过对死者的评价对后人起价值导向作用,以利于政治、社会秩…
指诗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逍遥自适、超凡脱俗、无拘无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作为一个诗学术语,它也集中体现了诗人思想独立、天性自由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追求,及“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自由遨游于无限时空的意境,是诗歌意境、诗人与诗中人物融为一体而呈现出的艺术风格。往往与“沉郁”的诗歌风格相对应…
对自己的言行保持羞耻之心。出自《论语》。在孔子(前551 — 前479)看来,一个人的德行的养成不只是言语、行为符合外在的规范,更要在内心对于自身的不足或违礼背德之行感到羞耻,进而能够在羞耻心的刺激下,按照德礼的要求改正、完善自己的言行。羞耻心的确立是儒家教化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