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人治 (

通过规范人伦关系、道德观念和其他价值系统来治理国家和民众(与“法治”相对),是中国古代儒家政治哲学中最重要的治国理念。这种理念强调人在政治中的根本地位和作用,希望君主具备圣贤的人格,选择有道德和有才干的人治理国家,教育和感化臣民。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治国理念通常伴随着一个理想的期待,…

详细

人治

机趣 (

指作品的生机、趣味。“机”侧重指作品构思和结构上的自然、机巧,“趣”侧重指作品叙事及语言所具有的意趣、情趣等。“机趣”这一概念主要用于戏曲创作理论,在诗学、书画理论中也有运用。明末清初文人李渔(1611—1680)在他的戏曲理论中提出了“重机趣”的创作理念,主张戏曲作品既要有自然机巧的结构…

详细

机趣

腾声飞实 (

美好的名声借助文章而显扬,伟大的功业通过文章而流传。“腾”“飞”, 在这里都是传扬的意思;“声”指“德音”,是与德行相随的美好名声;“实” 指成就,是循道而建的功业。南朝刘勰(465 ?—520 ?或 532 ?)立足于古人所说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最高目标,既视“立言”(文学创…

详细

腾声飞实

元 (

事物发生的端始。“元”在天地万物之先,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都始于“元”。“元”有多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汉代的人将“元”理解为“元气”,也即是产生和构成万物的某种原始物质材料。《周易•彖上》以“乾元”“坤元”作为万物生成的端始。《春秋》纪年以“元年”为“第一年”。“元年”标志着一个新的…

详细

更多 》
术语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