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资讯动态

做中华文化的新传人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 学术委员 姜海龙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博陵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的人面桃花,千年之后仍有共鸣的知音。盛唐诗仙李白,在秋日傍晚登上寒烟笼罩的宣城北楼之时,他在暮色中临风怀念南齐小谢。渭北春天的杜甫,思念江东日暮的李白。劳人远征途中的感喟,欲寄彩笺的思妇,孟姜女传说的泪,古人具体的生活和情感代代传播和传承,有了鱼化石般的沉淀,就是中华文化。文化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升华,没有生活,就没有文化。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宏大的层面,中华文化包含着古人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历经时间的洗礼成为经典。我们要传承和传播的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这些经典既有“智性之知”、“见闻之知”,比如什么是“道”、“太极”、“两仪”?什么是百家争鸣?什么是法不阿贵?什么是白马非马的讨论?庄子和惠施彼此互相纠缠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些经典又有“德性之知”,比如仁义礼智信,比如四维八德,比如“三不朽”,比如“推己及人”与忠恕之道,比如三省吾身与三思后行等等。这是古人关于道德、伦理与人身修养的理性的思考,在今天也同样有意义。

更多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在生活中,今天还和我们息息相关。为什么我们过年要回老家,要一家人团圆?你了解老家的年俗文化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月亮在我们的民俗节日中那么重要?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吗?弄清楚这些,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粗犷的秦腔吼一声,知道它黄土地一般的悲凉。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和百戏之祖的昆曲听一听,方晓得什么是一池春水的江南。在都市的某个角落,吹来一阵中国风,是天青色在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可以是了解家族的历史,知晓先人的艰难,谱写新的家谱传诸后世;也可以是珍惜那些即将或已经消失了的事物和风景,过去的泛黄的老照片中有怎样的故事?父亲的抽屉中保留的来信有什么秘密?儿时吃过的让你念念不忘的食物。这些昨日的“怀旧”,谁说不是文化的传承呢?

作为中华文化的新传人,应该有与时偕行的日新精神。我们不泥古复古,不背负历史的沉重,而是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文化之道。传承的内容重要,传承的形式多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真正有生命力和自信的文化,既能吸纳千古的智慧,又能回应时代的需求而有益于当下。上善之文化若水,可以流经五岳四渎,可以百川汇海而终究心同理同。

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之路,年轻一代当仁不让。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本文作者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