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资讯动态

一周文化热点

2014年11月27日  来源:海南日报       



取消评奖有利于京剧艺术的健康发展

中国京剧艺术节

取消奖项评选

11月10日至22日,由文化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天津市举行。与往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相比,本次京剧节亮点颇多。

而最为戏剧界乃至社会关注的亮点,则是首次“以评代奖”——取消沿袭多年的奖项评选,代之以在13天里举办28场研讨会。这包括每天2至3场的“一剧一评”:23名国内著名戏曲理论家、评论家、导演、表演艺术家等头天看戏,第二天与主创团队面对面评析创作得失。此外,还有两场以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等话题为主的大型专家研讨会。

这一被戏曲评论家傅谨称为“壮士断腕”的举措,跳脱出相对小众的戏剧领域,为更多人所称赞、关注。(据《人民日报》)

点评:京剧是国家保护的剧种,市场和资金压力相对较小。在此情形下,评奖成了衡量业绩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家最高等级的京剧艺术节取消了评奖,肯定会让许多人感到不适应。的确,取消评奖可以说是改变了京剧行业里的游戏规则。以前为了拿奖排戏、演戏等方法不再通行。此举有望改变京剧新剧目创作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羊年春晚将首设

新媒体互动板块

距离羊年还剩80多天的时间,可以说刚刚宣布正式成立的羊年春晚组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央视春晚组官方日前发布消息,2015年的春晚将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继续沿用四个“节目群”的结构方式,包括吉祥过大年、团圆话家常、家和万事兴、中华全家福。

剧组透露了本年度春晚将最新融入一大亮点,就是新媒体的全程互动,实现荧屏内外、现场与电视机前观众的全民联欢。2015年春晚将首次全新设置新媒体互动板块,用于时下最先进、流行的新媒体技术手段,嵌入晚会直播的全过程。但遗憾的是,春晚节目组并没有透露将以何种形式进行互动。

(据《北京晨报》)

点评:看起来“高大上”的最先进、流行的新媒体技术手段互动,归结到根上还是让观众即时参与到春晚中来。这种方式早在1983年春晚的时候就用过,不过当时用的是电话,李谷一在晚会中应观众要求,一口气连唱了7首歌。后来随着春晚的影响越来越大,时间都严格到按秒计算,这种互动也就没法再实施了。但愿这次的新媒体互动能够真正做到让观众参与,而不只是春晚剧组宣传的噱头。


全美音乐奖

中国元素遭遇边缘化

2014年全美音乐奖奖项日前揭晓。被称为美国三大音乐奖的全美音乐奖,既不同于格莱美的专业评审制,也不同于“公告牌”的大数据理念,而一直实行大众投票的制度。这也决定了全美音乐奖年轻时尚的属性,几乎就是一年一度美国主流流行音乐的晴雨表。

当然,对内地歌迷来讲,最感兴趣的还是张杰和筷子兄弟的出现,以及他们所拿到的奖项。这也是中国艺人第一次登上全美音乐奖的舞台并拿到奖项。不过即使如此,依然难掩这是一次被边缘化的领奖之旅。张杰和筷子兄弟分别获得年度最佳国际艺人和年度最佳国际流行音乐奖,都有着“国际”这个泛泛的前缀,而他们的登台表演被安排在了电视直播的广告时间段。

(据《京华时报》)

点评:这毕竟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次,不论是何种方式去了全美音乐奖,至少是为中国流行音乐融入国际开了一个先河,哪怕仅仅是一次比较好的亲身体验颁奖礼的机会。全美音乐奖历来都是欧美歌星的领地,亚洲艺人除了韩国的鸟叔,此前几乎没有亲临现场并获奖者。张杰和筷子兄弟的获奖无疑是幕后团队运作的结果,但是在森严壁垒的欧美主流音乐奖项中,能取得突破已经非常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