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6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现代释译与运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第二批发布仪式在武汉东湖书院召开。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和外研社承办。来自两岸的文史哲、翻译等领域的8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学术研讨会。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教授代表东道主致辞,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术语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作总结发言。
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受“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委托宣读了正式向社会公布的第二批术语。第二批发布的术语共有319条,其中哲学术语115条,历史术语103条,文艺术语101条。哲学术语有“乾”、“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行合一”、“上善若水”、“八卦”、“非攻”、“混沌”、“兼爱”、“宇宙”、“道法自然”、“否极泰来”等。历史术语有“龙”、“春秋”、“社稷”、“唇亡齿寒”、“居安思危”、“有容乃大”、“天下为公”、“政贵有恒”、“公生明,廉生威”、“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文艺术语有“文以载道”、“诗”、“词”、“白描”、“丹青”、“空灵”、“写意”等。对它们的解释和翻译,将有利于向世界准确传达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思想文化精髓。
开幕式以后,武汉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院沈壮海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袁济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金元浦教授,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林安梧教授做了精彩的主旨发言。分议题讨论会上,有20余位专家先后就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现代阐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现代运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与文化认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外译与传播等议题作了主题发言,专家的精辟见解、主持人的精彩点评、台上台下的思想碰撞将会议推向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由中华民族主体所创造,凝聚着中华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词。其中有的术语,如“民胞物与”“四海一家”等,不仅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而且也代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为做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整理和传播工作,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工程”自成立以来,共发布术语400条,先后出版《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4辑,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百度搜索引擎上的搜索页面突破200万。美国汉学家艾恺(Guy Alitto)、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美国汉学家安乐哲(Roger Ames)、比利时汉学家魏查理(Charles Willemen)等,均给予高度评价。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术语”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
田立新司长与韩进书记共同为新书揭幕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术语”工程文艺组组长袁济喜
外文局前副局长兼总编辑、“术语”工程译审组组长黄友义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术语”工程哲学组组长王博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术语”工程历史组组长聂长顺
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与传播基地/外研社创客空间总经理、“术语”工程学术委员满兴远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4辑